时间:2022-11-02 21:54:24 | 浏览:4543
门诊上经常会有孩子家长问我“我家孩子4岁,视力只有0.5,这么差怎么办呀?”、“我的孩子都能看到2.0哦,视力肯定非常好了吧?”
那么,孩子视力2.0,是不是就证明孩子视力特别好呢? 孩子视力只有0.5,就说明视力一定非常差吗?
答案当然是不一定!
普通大众认为好视力可能是这样的:视力表看清的字(视标)越小越好。至少1.0以上,1.5,2.0更好。而眼科医生心中的好视力标准不止于此,判断一个人视力好不好,我们还需要和年龄、屈光度、眼位等结合起来综合判断。
对于成人而言,正常视力的标准是矫正视力1.0。矫正视力可达到1.0,只要不是高度近视(近视度高于600度,由于眼底萎缩性改变,周边视力/视野可能受到影响),排除其他眼疾,我们都可以说是正常视力。
而眼科医生更关注的是最佳矫正视力,也就是戴上眼镜能看到的最好的视力。
那么,裸眼视力是不是越高越好?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裸眼视力(如1.2、1.5)往往代表远视状态,这样的人群往往容易过早的老花。
对于儿童而言,尚在视力生长发育期,每个阶段的发育指标不一样,那么视力标准也应该根据不同的年龄而不同。
0~3岁的低龄儿童处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
0~12岁的儿童处在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12岁以下的孩子基本正常发育都应当是短眼轴的远视眼,视觉功能也在不断发育完善中。因而儿童的视力标准异于成人。
3~5岁儿童正常视力参考下限为0.5
6~7岁儿童正常视力参考下限为0.7
这些判断标准,均需要专业的眼科医生根据孩子的屈光状态(远视度/近视度),眼位等综合判断,排除斜视及弱视等疾病。对儿童眼病而言,越早发现问题,越早治疗越早干预越好。
以上我们通常所说的1.0的视力,都是用小数视力表查到的中心远视力。其实,在眼科的规范检查中,还有近视力,周边视力(视野)等等专业的视力评估指标。
所以,1.5不一定是好视力,0.5也不一定是差视力,这都需要专业的眼科医生结合年龄、屈光度、眼位、眼底等一系列数据,给予综合判断,最终下一个科学专业的结论。
(责任编辑:孙宝光)
图|周恩来当晚,许世友高兴地去赴宴,周总理早早就等候在门口,迎接老友到来,他拉住许世友的手:“许司令,今天咱们是小范围宴请,尽可随便。””晚年的许世友还是好喝酒,一直喝酒难免会影响身体,所以不止周总理替他担心,毛主席也十分忧心他的身体,1973年空军党委四届五次会议后,毛主席专门交代李德生,让他跑南京一趟,目的就是为了劝许世友少喝酒。
宝宝的身体健康是家庭重中之重,只要孩子稍微有不适,就揪住了家长的心。生了孩子之后,新手爸爸妈妈应多学习关于育儿常识,在育儿方面不要走弯路。医生才知道的育儿小常识有哪些?1、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唯一有效的方法很多家长会追求各种昂贵的保健品来增强
小果在门诊,经常会碰到一些年轻的新手父母,因为缺乏一些育儿知识而来咨询,今天,小果就总结了在门诊最常碰到的12个育儿小常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如有可能,尽量母乳喂养我们都知道,母乳的营养成分最适合宝宝的生长所需,而且会随着宝宝的长大而。
前段时间,某位明星晒娃时,把小baby的手掰开,引起了不小的风波。面对新生儿的到来,兴奋之余,基本的护理小知识也少不了。)这次丁香妈妈又请到了药师、儿科医生、营养师……
记得我当初刚生下宝宝,面对那样一个全身软软的婴儿,我几乎无从下手,我相信有很多新手妈妈也像当初的我一样,会遇到很多育儿难题,所以儿科医生总结的这些育儿常识,你们很需要,留下。文|秘籍君对新手妈妈们来说,想养好一个健康宝宝还是要花费很多功夫的。
别急,今天我们请来了刘子琦药师,针对上述三种常见病,一共整理了 12 个实用的育儿小知识,给大家压压惊。除了焦急,家长心中还常萦绕着灵魂三问:咋护理。似乎每个宝宝的成长过程,都绕不开感冒、发烧、拉肚子这类常见病。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4日讯(记者 钟亚萍 通讯员 王小欢)大快朵颐对普通人来说是人生乐事,但是对于得过脑梗的人来说,却可能是一场灾难。近日,在西藏林芝市察隅县,一位71岁的老人,差点因为一块牛肉丢了性命,最后在南方医科大学。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3日讯(记者 钟亚萍 通讯员 王苏琦 杨柳)29岁的冯玉(化名)因一场发烧便失去意识、浑身抽搐、昏迷将近2个月,经深圳大学总医院医生对其进行一系列免疫治疗和抗癫痫治疗后,终于扑灭“脑中大火”,冯玉也苏醒
【热点】湘雅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刘翔峰被查据长沙市纪委监委8月25日晚消息,湖南省创伤急救医学中心原副主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刘翔峰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接受长沙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据媒体此前报道,8月17日,有网友反映中南大学湘雅二。
不过在美国,畅聊“私家育儿秘籍”却是儿科医生的核心工作之一,而这些建议,可能会使被困在孩子疾病中的你茅塞顿开。所以今天,我们组织各。如果孩子生病了,你和儿科医生交流的机会可能只有短短的三五分钟,根本没有机会问到生活中更多的医学常识和延伸问题。